找到相关内容401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长安佛教简略概述

    决傅奕废佛法僧事并表》,将道家与道教加以区别,且认为儒家优于道家,而将儒家、道家列入九流十家之中。明概对道教之批判,偏重于对傅奕所属之天师道,故为研究唐天师道之重要资料。   由于傅奕等誉道毁佛,...

    弘学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3393389.html
  •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

    偏而不即”,关键在于心、色分离,而且仅仅从心无的角度谈空,还是导致了心无色有的结果,即我空法有。简单地说就是“空”的不够彻底。   其次是对即色义的批判。佛说:&...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名非名,物非物(实非实),名和实纯粹是思辨的概念,渗透在中国哲学中了。   僧肇的“不真空论”及对六家七宗的批判   道安...

    麻天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993674.html
  • 禅学浅说

    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走。”[[8]]在这里,慧能批判了那种本于意识心的“先定发慧,先慧发定”的禅定之学。提出了定慧不二的学说,是对传统禅定说的扬弃。禅宗六祖慧能继承了...的批判了宗密的错悟境界。宗密天纵英才,于禅定之修习、经藏之研习颇有功力,为了沟通宗门与教下做出不懈的努力,然错会真心,知见有误,其判教体系前后混杂,三宗三教之说将三乘佛教肢解之后重新拼装,打乱了佛教的...

    孙劲松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4294077.html
  •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

    佛教徒的言行符合仪轨(详后)。上引虚云针对佛教(禅宗)问题的激烈批判的意识与言行,正表现出他相当强烈的重振佛教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三千多年前,佛陀释迦牟尼欲涅槃时,阿难尊者问:“世尊!...

    陈金凤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294095.html
  • 莲池大师的净土判教思想

      王仲尧博士则认为:   “判教是中国佛教基本特征之一,它实际上是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南北各学派,隋唐各宗派采用的一种认识和批判的思想结构,也可以说它是支撑整个中国佛教教理思想的内在的价值评价...思想提出与形成之后。而天台判教,则是在批判、总结南北朝判教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形成的一种已经走向成熟的判教思想,这种成熟主要表现在判教标准的明确和判教系统结构形式的相对固定。华严等宗的判教,几乎无一不...

    德澄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1095063.html
  • 民族和宗教

    民族主义目标,应当在同一过程中得到实现。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专制王权和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占统治地位,许多的小民族和国家因此深受压迫和奴役。这些思想家和革命家提出的观点,是针对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2395107.html
  • 杨荫浏与中国宗教音乐

    糟粕,应该予以批判;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虽然就其应用的阶级目的而言,主要是坏的,但其中特别是曲调的部分,却还含有一部分精华,应该特别把它剔造出来,以之归还人民。”“要是笼统地想,因为宗教是不好的,所以...

    田青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2395108.html
  • 《浮山志》第五章:人物

    十七类,共十二卷,是一部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物理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当时西欧传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其中不少...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1095801.html
  •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

    佛教。面对传统儒家的排斥和批判,中国佛教主要采取了妥协、调和的态度,一方面竭力论证自身伦理思想与中土伦理观念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在自身思想体系范围内自觉吸收融合儒家世俗伦理观念。中国佛教伦理对传统儒家...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25996040.html
  •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

    排斥佛教。面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批判,佛教一般采取妥协和调和的态度。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即是在吸收融合儒家世俗伦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是中国佛教伦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到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化...批判之基础上的,宗教生活与宗教修行方面的“四姓平等”主张,与中土传统社会宗法等级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冲突。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原始佛教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受因果律支配...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196049.html